全球电影资讯网——为您速递新鲜、有料的华语、欧美、日韩等电影资讯!

2013年电影行业负能量:富二代领衔负评高票房

时间:2013-12-29 19:32:31 来源:电影网

2013年电影行业负能量:富二代领衔负评高票房(图1)
《富春山居图》被认为刷新了烂片底线

    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12月25日,中国电影票房已接近210亿,同比去年增长率达31%。从近几年票房增速来看,中国电影基本保持在30%的增速,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成熟电影工业相比潜力显而易见,但正是这样高速发展的潜力背后,中国影视的问题也在逐一浮出水面。
 
行业现象一:“富二代”领衔主演“负评高票房”
 
关键词:负营销
 
    2013年6月,《天机·富春山居图》、《不二神探》、《小时代》先后上映,其中大牌云集的《富春山居图》从剧情至3D效果,被认为刷新了烂片底线;《不二神探》因其剧情空洞和演技做作,被观众称为继富春之后的吐槽第二弹;《小时代》更凭借三观不正的剧情导致负评连连。然而就三部影片如此恶评,却无一不带来高票房,由此产生了年度现象——负营销,被观众吐槽为“富二代”影片。
 
观点
 
    “富二代”开启了“负营销”模式,即电影并非以其本身的高水准取胜,而是由集体吐槽引发话题效应,靠负面评价带动观影好奇所致。从营销模式角度而言,与其说负营销是基于影片空洞内容和不堪质量之上的无奈之举,不如说烂片造就了这种荒缪的营销模式。营销是为提升影片票房服务的,好的营销无疑为影片锦上添花,但负营销只赢在一时,促使影片成为廉价的一次性消费品,影片艺术生命周期极短。就在今年贺岁档,冯小刚新作《私人订制》在千呼万唤下终于露面,然而仅在点映期即遭致业内外一致声讨,“成全自己,恶心别人”的负口碑却丝毫没影响该剧吸金能力,公映后以3.2亿刷新首周票房纪录。从这一点来看,负营销有时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从侧面反映了国产优质影片稀缺的问题。从产业发展来看,负营销所带动的“审丑”现象也严重阻碍了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
 
    营销作为电影产业细分领域之一,近几年初兴,无论规模和利润都不高,但新生行业切忌浮躁、喜功,在考虑做大做强的同时要先保证行业的健康持久发展,一方面加强从业者自律,另一方面从长远效益出发,精准定位细分人群,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为影片带来更多正能量。

2013年电影行业负能量:富二代领衔负评高票房(图2)
《独行侠》票房和口碑均不得志
 
行业现象二:好莱虎失声大片模式不灵
 
关键词:逆袭
 
    今年多部好莱坞大片《独行侠》、《惊天危机》、《重返地球》等不仅在美国本土票房惨淡,中国作为最大的海外市场也反馈平平,票房和口碑均不得志,甚至《极乐空间》、《魔境仙踪》等IMAX特效影片也难挽颓势,让近年流传的“大片模式即将崩盘”一说更加接近现实。今年好莱虎的集体失声却为国产片提供机遇,实现逆袭,尤其多部中小成本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北京遇上西雅图》等票房接连开花,为国产片打了一剂强心针。
 
观点
 
    去年新政增加了分账片数量及分账比例,本以为今年好莱虎将来势凶猛,但从今年大片票房表现来看,却并未达到预期。是否大片模式失灵,并不好盖棺定论,一方面毕竟大片模式是工业化制片体系下的产物,兴盛20多年自有其道理。另一方面,如何理解“失灵”?从收益来讲,对好莱坞而言,大片的真正价值不只有票房收益,更在于后产品开发等长尾收益,此外就今年大片的意外落马还需从多方因素考量,是否成本过高造成票房压力、是否档期拥挤造成排片不利等等。从市场角度来讲,对于观众审美疲劳,内容同质化等质疑,不仅体现在好莱坞,国产片问题尤重,而理性思考未来如何调整战略,适应市场变化才是当务之急。
 
    所以,以上问题重点不在于好莱坞或大片模式兴衰与否,也不在于钻对手的空子获得逆袭,根本在于,中国电影产业如何看待自己,提升自己,缩短差距。未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遇强则强,靠硬实力参与市场竞争,才是博弈之道。
 
行业现象三:光棍节档期除了淘宝都是loser
 
关键词:光棍档
 
    今年光棍节档期,国产爱情片全军覆没,单日票房产出不到5000万,未达去年同期水平,然而淘宝单日成交额却破350亿,相当于两年中国电影票房产出,从这一点来看,光棍节只有淘宝是赢家。
 
观点
 
    2011年11月11日,《失恋33天》以黑马之姿创造了“光棍节”这一新档期,然而接连的两年光棍档大量爱情片扎堆儿上映,但多数成为炮灰。去年5部爱情片,单日单部最高票房未过300万,却成就了动作片《寒战》,今年国产爱情片也全军覆没,却为进口片《雷神2:黑暗世界》做了嫁衣。虽然爱情片造就了光棍节档期,但从这两年票房表现看,爱情片却已然成为炮灰。
 
    从这一意义来讲,中国与美国不同,美国类型片概念清晰,档期与类型片有着强关联性,一般来说5、6月以家庭片和特效大片为主,7月以后影片趣味开始偏向成人、动作片和喜剧,10、11月份转向艺术片,万圣节档主打惊悚电影,圣诞节则走大制作和温情路线。相比国内,电影档期并未呈现出明显差异化,大多以中国特色假期为档期命名,这与中国电影类型特征不明显有关,大量影片市场定位不准确,只能见缝插针“求档”,相对类型化档期,也许并不适合中国,而“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更适合现状。与其视光棍节为当期,跟据档期去分配影片,造成同类影片竞争形成内耗,不如看作是一种营销方式,利用影片去创造更多的“光棍节营销策略”。

2013年电影行业负能量:富二代领衔负评高票房(图3)
《被解救的姜戈》由于技术问题被紧急叫停
 
行业现象四:姜戈停映揭中国电影分级之伤
 
关键词:停映
 
 
    2013年4月11日,昆汀·塔伦蒂诺第一部来华上映的作品《被解救的姜戈》在内地各大影院全面公映,但当天上午即接到紧急通知:由于技术问题《被解救的姜戈》全线停映。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次停映因影片中男主角生殖器裸露镜头未删所致。5月12日姜戈复映,却未获解救,首日票房仅370万。

观点:
 
 
    《被解救的姜戈》在内地上映当日被紧急叫停,引发了国内外热议,甚至在美国成为“个案”。据各方透露,《被解救的姜戈》复映后时长缩短4分钟,相较原版不少血腥、裸露镜头都已进行删减,如此“阉割”版姜戈已然失去了昆汀·塔伦蒂诺的作者风格。而细数近几年中国电影市场,姜戈事件其实并不是首次“急刹”,《浮城谜事》、《银饰》等均遭遇过所谓“技术问题”。归根结底,中国电影难言之伤又再次浮出水面——电影分级制。
 
    很多国家都有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只不过是以电影分级制为前提。在美国,《被解救的姜戈》被列入R级片,17岁以下观众要求有父母或成人陪同才能观看。但国内并没有相关的电影分级制,所以对于“R”级片国内一直是持禁播或大量删减后上映的办法。如此操作形式及停映风波导致姜戈艺术性和票房大打折扣。换言之,现行的电影审查制度正越来越成为电影发展的桎梏。许多优秀影片难入国门、难进院线,而中国电影需要新鲜血液,需要不断完善,聆听电影人及观众呼声,或许中国电影审查分级制步履维艰,但不应该让任何借口阻碍了相关探索和尝试。
 
行业现象五:《钢铁侠3》发行双版本特供中国观众
 
关键词:特供片
 
 
    2013年5月1日,中美合资巨制《钢铁侠3》全球公映。然而内地上映的《钢铁侠3》其实是好莱坞准备的“特供版”。之前中国明星范冰冰与王学圻加盟参演一事被炒得沸沸扬扬,其实两人不过是在“特供版”的3分钟里走过场而已。上映后,不仅引发了中国观众强烈不满,也激起业内诸多评议。
 
观点
 
    《钢铁侠3》中范冰冰仅在中国特供的3分钟里亮相,而王学圻在国际版中仅有几句台词。而2012年8月广电总局收紧了合拍片政策,强调了中国演员的主演地位,直接导致《钢铁侠3》合拍片身份流产,却捧红了行业新词——特供片。从今年几部特供大片来看,何为特供片——合拍是假,圈钱是真。实际上,特供片并未将电影质量拉上新台阶,也没有真正帮助中国元素打进海外,只沦为忽悠的把戏。从行业角度来看,特供片不仅使大量电影投资资金流走,还挤占了国内的市场空间,对国产片形成威胁,成为助推好莱坞进一步占领中国市场的工具。在此意义上,中国电影应该严格抵制特供片这种欺骗行为。
 
    理想中的中外合拍,应该建立在双赢的基础上,但碍于文化价值差异等矛盾,到目前为止尚未有成功先例,这也解释了目前合拍片在中国的尴尬处境。从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出发,未来合拍片不仅为中国元素和文化走出国门提供机会,也是国外先进技术和人才进入国内的过程,双方如何博弈?中国电影如何借力打力?这是思考重点,也是加速行业发展之路。

围观: 次 | 责任编辑:admin

回到顶部
de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