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电影业现在和30年一样,依然无法预测
据海外网报道,英国《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日前发表了题为《即便现在,依然无人知晓》的文章。文章称,好莱坞电影业现在和30年前一样,依然无法预测。
全文摘编如下:
1983年,王牌电影编剧威廉姆·高德曼(William Goldman)在《银幕春秋》(Adventures in the Screen Trade)一书中揭露了电影行业的内幕。当时好莱坞正处于混乱之中。各个电影制片厂接二连三受挫,处境非常艰难。其中最严重的要数西部片《天堂之门》(Heaven s Gate)。这部电影于1980年上映,耗资4400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资)。由于票房惨败,制作该部电影的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遭受了灾难性的打击。人们对高德曼的著作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指明了电影业的一条铁律,“没有人知晓任何事情”:一部电影是会成为卖座大片还是会惨败而归?谁都可以进行猜测。
30年过去了,随着《独行侠》(The Lone Ranger)这类巨制大片的上映,好莱坞的情况还是一如从前。或许比以前更甚。如今的电影制片厂认为,要想让人们来到电影院,影片就必须具备轰动效应,所以制作成本可以高达3亿美元,营销成本还要再加上1亿至1·5亿美元。去年,当迪士尼公司出品的冒险片《火星上的约翰·卡特》(Johnny Carter)以失败收场时,这个娱乐业巨头蒙受了1·6亿美元的损失。迪士尼制片厂主席里奇·罗斯(Rich Ross)被告知:再见,有时间一起吃午饭。也就是说,他被解雇了。
著名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认为,如果几部大片同时受挫,那么电影制片厂就可能会面临“彻底失败”。现在,制片厂一般只拍摄两种类型的电影:耗资巨大的大片和成本在2500万美元以下的低成本电影。制片人凯文。米舍(Kevin Misher)认为,“好莱坞和美国一样,中间阶层都受到了严重挤压。”
1983年,高德曼描述了电影制片厂如何一步步放弃努力,不再发展自己的想法。当时,自由剧作家、制片人以及其他外部人士在好莱坞兜售已经制作好一揽子计划,一般包括已经签约的演员和写好的剧本。如今,制片厂纷纷削减研发成本、增加营销预算,所以他们更加依赖外人来设计自己的产品。想象一下,如果苹果公司或者丰田公司也这么做会有什么后果。此外,制片厂还试图吸引外部资金来为拍摄电影筹资。一种新型中介机构应运而生,如威秀娱乐集团(Village Roadshow Entertainment Group)和天舞影业公司(Skydance),这些公司专门负责资金项目。
正如高德曼所描述的那样,制片厂主席和篮球教练一样:“他们每天早上醒来时都清楚,自己早晚有一天会被解雇。”现在的情况更是如此。随着电影制作成本不断上涨,制片厂主席被一部失败的电影终结职业生涯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在过去的18个月里,制片厂主席的更迭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频繁:在6个主要制片厂中,有4家都经历了最高负责人的变动。在1983年,担任制片厂主席一般是失败的经纪人。如今,他们一般都是商人。举例来说,在9月份接管康卡斯特环球制片厂的杰夫·谢尔(Jeff Shell)是电视台老板,没有任何电影从业背景。
虽然所有人都明白无人可以预计一部电影的票房,但是制片厂依然把早期剪辑的电影交给专题小组来讨论,进而决定如何宣传和营销影片。然而,即便是电影上映之后,依然没有人能够清楚地解释为何这部电影会大获全胜,那部电影却惨败而归。尽管制作方华纳兄弟影片公司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但是由乔治·克鲁尼(George Clooney)和桑德拉·布洛克(Sandra Bullock)主演的《地心引力》却是本年度最卖座的影片之一。这其中的原因何在?相比之下,尽管迪士尼公司寄予厚望,由约翰·尼德普主演的《独行侠》却一败涂地。这又是为什么呢?
30年前,好莱坞拍摄的影片的目标人群是“购买爆米花的人”,也就是年龄介于16岁至24岁的年轻人。在他们痴迷于手机之前,这个年龄段的人喜欢结伴去电影院。后来,好莱坞致力于拍摄那些制作成DVD非常畅销、适合在家里观看的电影。据调研公司IHS称,在2004年的鼎盛时期,DVD的销售几乎占到了美国大型制片厂年度总收入的48%·但是在2004年之后,DVD的销售额已经下降了近一半。
如今,好莱坞试图为新兴大国的观众量身打造影片,尤其是中国的电影观众。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一部电影走得越远越好,这就意味着,制片厂正在向海外市场投放一些包含美国元素较少的影片。索尼影业公司的老板迈克尔·林顿(Michael Lynton)表示,“如今,好莱坞大片已经不再附带美国的价值观了。”福克斯电影公司拍摄的4部《冰河世纪》系列动画片就是很好的例子。这一系列动画片总共收入约8亿美元。其故事背景并没有确定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很容易用当地语言为片中的各个角色配音。
用高德曼的话说,好莱坞一直是一个“等级分明的地方”。现在依然如此,只是各个等级正在发生变化。以前,人们认为在电视行业工作还不如失业;如今,电视行业是财力最雄厚的行业,所以剧作家、制片人和制片厂都更加注重电视。至于现年82岁的高德曼,他已经搬到了纽约,正在创作一部音乐剧。巧合的是,大型电影制片厂也正在向百老汇音乐剧投资。但是,正如《希特勒的春天》(Springtime for Hitler)所显示的那样,人们其实对百老汇音乐剧的命运也一无所知——由梅尔·布鲁克斯(Mel Brooks)编导的这部音乐剧看似注定会失败,结果却引发了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