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影资讯网——为您速递新鲜、有料的华语、欧美、日韩等电影资讯!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

时间:2015-04-19 19:45:01 来源:本站资讯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图1)

    一年一度的香港影坛盛事—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还有几个小时就正式拉开序幕了。如果将2014年作为香港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水岭的话,那么今年的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则是香港影坛的一个转折点。
 
    我仍记得在第2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曾志伟一字一句富有力感的发言和台下不断的掌声让我很是感动。那一年正直非典横行,经济萧条,电影业死气沉沉,再加上一代天王巨星的陨落使得那一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气氛相当的悲痛和凝重,那一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无疑是最鼓动人心的,在香港影市不景气的环境下仍然有无间道这样的佳片出炉,犹如一针兴奋剂打在了即将死去的香港电影身上。但随着该年的6月和9月,CEPA及其附件陆续签订后,香港电影正式步入合拍片的时代。到了今天,合拍片步入其第十二个年头,票房虽每年增长但质量却参差不齐,有些电影人爱上了炒冷饭,有些电影人则在大陆市场和个人风格上未能做好平衡,有些电影人则回归本土,拍起了低成本的原汁原味的表达香港人文关怀的电影。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图2)
 
    在政治的大环境下,香港任何行业和香港人由于意识形态的冲突都面临着社会撕裂的问题,香港影坛也不可幸免。这是自从1984年那份声明开始就决定了若干年后会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矛盾,读史使人明智就是这个道理。2003年合拍片似乎给处在迷茫期的香港电影带来一条新出路,虽然香港电影人都知道这条路会有很多的困难,但是香港电影人以为自己凭借自己的毅力和专业可以越走越光明,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香港电影人,之前台湾都试过了,这次只不过是面积大了些的台湾。在今天看来,如此的想法无不让人觉得很幼稚。他们并没有克服困难,反而陷入漩涡中使自己无法自拔。有些导演则完全不知道这回事,被阉割的感觉甚是美妙。有些电影人刚开始还在坚持自己的风格,进入大市场之后面对现在进步却天生畸形的电影产业慢慢的选择了自我矮化,同现如今的网络歌曲的质量和明星泡沫化相得益彰。有些电影人则在大市场打滚了一圈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乡-香港,定位本土,表达香港,本土这两个字成为现如今香港人努力争取的命根子。如此一来,香港电影分成两种,本土电影和合拍片。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图3)
 
    香港电影金像奖自1982年创立以来,旨在鼓励优秀香港电影的创作和发展。自从2003年CEPA协议签订,中港合拍成为一种新的电影合作模式,使得香港电影金像奖让很多的大陆电影工作者陆陆续续参与香港电影金像奖。香港电影自90年代后期以来一直萎靡不振,产片量逐年减少,本以为可以抓住合拍片这根救命稻草,但合拍片却像一个无法融合产生排斥反应的相克作用物一样在加剧着香港电影的死亡。由于合拍片规定必须要用大陆的女演员使得香港年轻一代女星在无大市场展现自己和发展自己的情况下使得每年都是原地踏步,再加上大市场下的观众和大陆电影投资商对大陆电影人的聘用在合拍片里很是常见,对比一下香港电影人怎可能有机会上位,当然还有香港影视业层次性的问题,故此就变成青黄不接,后继无人,老将挂帅的凄凉场景。对香港电影业生态环境最好的写照莫过于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大陆女星在2003年之后屡屡夺走影后桂冠,影帝由那么几个人轮流做庄,似乎一切再也回不到从前。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图4)
 
    面对香港电影所存在的问题,一批背负着良心和专业操守的本土导演,放弃大市场,拍摄本土电影,为香港电影续命。这几年本土电影得到香港市民的宠爱,电影观众回流,他们用信念在捍卫他们的香港梦。本土电影是反映香港人的生活,梦想以及一切有关香港的东西,按道理来说本土电影理应在香港电影金像奖有所大的斩获,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创建的初衷就是鼓励香港电影的创作,本土电影与合拍片在票房上的差距,但其心诚,理应得到更多的鼓励,但是自从进入合拍片时代以来每年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都是合拍片大热,合拍片大赢家的局面。本土电影犹如一个被母亲遗弃的孩子,来到了家门口敲门却始终不见门开。香港电影金像奖近些年被网友笑称为大陆电影投资商为香港电影人带来工作,香港电影人为大陆电影投资商带来奖杯的以物换物的一出舞台剧。而最终获奖的合拍片质量实在不敢恭维,其最终获奖是为了刺激香港电影人进一步向票房进军的口号。如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违背了当年所创立的原则,拉下了神坛,由以前不可缺少必看的电影节活动变成了香港市民口中随意抛出的讥笑之谈,香港电影金像奖是多么的可悲。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图5)
 
    然而香港电影金像奖由提名到各大奖项出炉又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电影评选委员会的组成又是怎样的呢?就拿即将举行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来说,要想获得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提名必须要在二零一四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在香港作首轮公开售票放映,连续七天内不少于五场的香港电影,影片长度六十分钟或以上,并以三十五毫米菲林放映或数码放映,均会自动参选「第三十四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这里所说的香港电影的定义是什么呢,那就是影片必须符合下列其中两项条件,方合资格为香港电影:
 
    1. 导演(最少一位)须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
 
    2. 出品公司(最少一间)是香港合法注册公司;
 
    3. 最少有六个工作项目的工作人员须是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的香港居民,每个工作项目只计算一位,依据十五个奖项计算,包括: 监制、编剧、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摄影、 动作设计、美术指导、服装造型、剪接、原创电影音乐、原创电影歌曲、音响效果及视觉效果。(若「原创电影歌曲」的作曲、填词及主唱多于一位香港工作人员,亦只会计算其中一位。)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图6)
 
    获得提名了之后就会经过两轮的评选才正式出炉。第一轮的评选是由香港电影金像奖选民及第一轮一百人专业评审团投票选出所有奖项的提名名单,票份各佔第一轮总积分的百份之五十(50%)。在各奖项中得票最高的首五名可获进入第二轮评选。香港电影金像奖选民资格则是凡十八岁或以上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分证的香港居民,并符合下列其中一项资格,即可申请为香港电影金像奖选民:
 
    (一)曾参与香港电影工作的电影从业员(名字出现于片头或片尾字幕之内),职位包括:电影出品人、监製、製片人、製作总监、行政总监、统筹、策划、导演、执行导演、第一副导演、製片、执行製片、编剧、演员、配音员、摄影师、助理摄影师、灯光师、剪接师、副剪接师、美术指导及助理、服装造型设计师及助理、动作指导、副动作指导、音效设计师、收音师、后期製作混录收音师、电脑效果设计,以及曾为电影配乐、作曲及填词的音乐工作者。
 
    (二)为下列电影协会的会员,并曾参与香港电影工作(名字出现于片头或片尾字幕之内):
 
    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香港动作特技演员公会、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香港 演艺人协会、香港电影剪辑协会、香港电影美术学会、香港电影製作行政人员协会、香港电影灯光协会,香港电影后期专业人员协会。与及,由香港电影金像奬协会邀请的电影团体,或由香港专业电影摄影师学会推荐的附属会员。
 
    (三)于申请为选民时,在过去一年内为香港现职影评人(评论须曾在香港报刊发表)。
 
    (四) 由金像奬邀请的电影文化或教育工作者、电影机构或团体的行政人员;或艺人管理公司的管理层或以上、金像奖属会的行政人员。
 
    (五)从事电影发行或宣传工作达三年或以上者或名字出现于片头或片尾字幕之内。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图7)
 
    作为在第一轮投票里拥有50%票份的第一轮一百人专业评审团是由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近几年由于大环境下的关系香港电影人为了自己参与合拍片不受影响纷纷站台表明自己立场与本土电影人划清界限,在此种撕裂的情况之下这一百人专业评审团会不会被被誉为小圈子的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实物组推荐和邀请一帮与自己意向差不多的投票对象的人选呢,再加上人缘社会的因素,很容易将一些好种子踢出决赛之外,更何况第一轮投票的人如此的基数小极有可能被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实务组操控,因为人是这个组织推荐和邀请过来的,又占50%的票份。
 
    过了第一轮投票,没有被踢出局,就可以被第二轮投票。第二轮投票是这样的流程:
 
    1.由第二轮五十五人专业评审团及金像奖十三个属会会员,联同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选出得奖者。
 
    2.第二轮五十五人专业评审团是由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工作者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 ,评审可于第一轮投票时以金像奖选民身份投票,但不能以属会会员身份于第二轮投票。「第二轮五十五人专业评审团」占第二轮投票积分55%。
 
    3.金像奖十三个属会会员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可于第二轮中投选其专业奖项(占积分25%)及其他奖项(占积分20%),所有会员可以用多于一个会藉投票,但每个奖项只能投选一次。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图8)
 
    到了第二轮专业评审团被进一步小圈子化,而且我们看到第二轮专业评审团可以作为金像奖选民身份投票,又可以在第二轮以专业评审团委员的身份投票,这对于那些不是此两重身份的投票人来说是不公平的,是特权,这个是否应该需要修改一下呢,也会影响最终的奖项归属。第二轮的专业评审团所占的票份比第一轮的一百人专业评审团要多5%,一票就可以决定生死,如果向我上面所说的那样,即是第一轮金像奖选民又是第二轮专业评审团委员这样两重身份的人一多,那么显然左右了奖项归属,这是对其他人不具有双重资格的凌驾。还有第一轮一百人专业评审团不能以金像奖选民身份在第一轮中投票,亦不可重叠为「第二轮五十五人专业评审团」,但可于第二轮以属会会员身份投票。这也是一种双重投票两次的行为,也是不公平的,碰上棋逢对手的提名电影就因为如此的评选规则误送了本应得的奖项,何来专业公平二字只有,丢自己人的脸,丢香港电影人的脸。第二轮专业评审团的人数应当再扩大些,基础扩大评选就越不容易受某几个人控制,但要在专业的前提。而第二轮五十五人的专业评审团是由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工作者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其根本的原因还是在这里。虽然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事务组每年的人选都会更换,但是还是十二个有关电影组织的人选组成,也应当扩大基础至2倍或3倍左右,而且对香港电影金像奖评选事务组也应该通过选拔才能出列。
 
    第二轮的评选除了第二轮的评审团之外还有金像奖十三个属会会员及香港作曲家及作词家协会会员投票,所有会员可以用多于一个会藉投票,虽然每个奖项只能投选一次,但是由于第二轮中所有会员所在的协会投选其专业奖项(占积分25%)及其他奖项(占积分20%)的不同让同时加入两个或两个以上协会的会员在投票的时候比起那些只加入了一个协会的会员投票作用率大那么一点,这除了对奖项造成影响,也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这个弊端是否应该改善下呢。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图9)
 
    中国人社会是关系人脉圈子建立的围城,人缘好乐于助人总能得到大家的青睐,放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也是如此,电影业由于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在商业和艺术上寻找平衡点是每个香港电影人头疼的问题,香港电影以片场师授徒技巧的阶梯式的模式来培养新生代电影人,新生代电影人必须要适应电影圈,换句话说就是要把前辈那一套全部学会,如果一个香港电影人从一出道就特定独行,那么他的电影之路将会很难走下去。电影作为电影人表达艺术的工具同时也是饭碗,电影圈里的互相帮助,感恩当年提携投资恩师电影的例子不再少数。电影圈也是人际交往的舞台,于戏于外都要做的八面玲珑,出错一步将会惹来不好的名声。正所谓,好事不出名,坏事传千里。混电影圈除了自身的专业技能还需要个人的交际能力和做人学问,里面的每个人既是对手又是合作伙伴。而围绕香港电影建立数十个协会就是香港电影圈的核心组织,人缘好,地位高的电影人自然会帮他在香港电影金像奖上在无论是提名还是获奖都能够加分,刘德华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刘德华贵为香港电影劳模,创建电影公司扶助和培养新人,人缘极好,电影圈的地位高,受人尊敬,交际能力一流,演技上相比实力派的香港演员差一点,每次他获得影帝都有很大的争议,安慰奖之说更是传了十几年之久。而吴镇宇和刘青云等人没有刘德华这样的偶像气质,但他们的演技在刘德华之上,属于实力派。当他们和刘德华这样的偶像明星一同被提名的时候获奖的机率等于零,成为陪跑份子。香港电影金像奖作为华语电影权威最高的奖项,是否能够缩小感性投票的比率,增加专业投票的比率呢,而与香港电影金像奖有密切关系的大大小小的电影有关组织协会是否能够进行一场彻底的改革呢,我想这除了香港电影迷的呼声,也是有良知的香港电影人的呼声。之前不久演艺人协会竞选风波就展现了香港电影人际圈的生态,慢慢成为一个垄断集团,代表所有人。这种没有认受性和活力的组织还在苟延残喘把持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投票等于是给香港电影服入安眠药一般,透过现象看本质,这样的香港电影金像奖是没有未来的,日后会成为大笑话,到时香港电影这块金子招牌就彻底被踩在地上,颜面何存。近几年香港电影人由于对热点事件的不同看法引发的关系绝交的事情屡见不鲜,本来属于个人言论没必要牵扯到电影合作上来,但由于北望神州的市场关系,一些香港电影人需要为自己的饭碗能够在大市场继续的混下去而说出一些本不该说或不想说的话来为自己的钱途保驾护航,香港人大多数都是机会主义者,搵食第一,哪个老板强就帮哪边,但由此造    成的电影圈的撕裂,围绕香港电影创造的数十个协会出现分裂的现象,而高举本土电影旗帜的香港电影人被大市场写上了黑名单,在社会高压的气氛中香港电影人就像楚河汉界一样分成两派。本土电影有着特色的标签,自然会受到阿爷的打压,阿爷落命令给香港电影金像奖策划人,香港电影金像奖定会大幅度投票偏向合拍片这边,于是一来独立权威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就会被破坏,那么他的价值也就不存在了。
 
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危机与改革(图10)
 
    香港电影金像奖到了一个需要改革的时候,有些香港电影人则希望就这样原地踏步,因为他们在这小圈子里面无比快活,有些香港电影人为求公平希望改革种种弊端创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加鼓励香港电影人的环境和机制,于是乎矛盾和对立就产生了,由此引发而来的冲突造成的香港电影圈内部的撕裂可想而知,香港电影金像奖不过34岁,正值青年时期,本应积极向上,不断开拓,却原地踏步,不思改变,让人无不叹息。
 
    香港电影金像奖危机已显,不立即改革,则难复香港电影金像奖之名,到时香港电影人的尊严将会荡然无存,有良知的香港电影人该去为香港电影和香港电影金像奖搏一搏了。我坚信香港电影金像奖会进一步的公平化,香港电影也会再次绽放昔日的辉煌,香港不死,香港电影永远都不会死,香港电影金像奖亦都如此。
 
    有信念先至有坚持,有坚持先至有希望,这就是香港精神。

围观: 次 | 责任编辑:秀茂坪

回到顶部
de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