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电影资讯网——为您速递新鲜、有料的华语、欧美、日韩等电影资讯!

偷票房能杜绝吗? 业内人士:人力监管难度大

时间:2014-01-24 13:17:24 来源:电影网

偷票房能杜绝吗? 业内人士:人力监管难度大(图1)
热闹的内地电影市场遭遇“偷票房”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电影院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下决心重拳打击偷、漏、瞒报、挪电影票房的行为(统称为“偷票房”)。实际上,这并非突然之举。最近几年,广电总局一直在喊“打”,可没有抓出任何一个典型--当年《阿童木》被公开点名批评是因为虚报票房,并不是因为“偷”。
 
  据记者从业界获得的消息,最近几个月,全国主流院线的经理和部分发行公司的人员已经三番五次地坐到一起商量对策,其结果是:无万全之策。即便是全国各地影院按照广电总局的要求安装了统一的售票系统,仍然很难杜绝。一位影院经理向记者透露,“只要有利益在,就会有人为之铤而走险”,而业内人士更是反映人力监管难度太大,“比较大型的发行公司如中影集团等拥有成百上千人的监管团队,但小的发行公司根本没这个财力”。
 
偷票房能杜绝吗? 业内人士:人力监管难度大(图2)
据内内人士透露, 目前“偷票房”的行为主要发生在三四线城市
 
总体市场:平均每天近20万张票被“偷”
 
  2013年,中国城市影院的票房达到217.69亿,创下历史新高。不过据统计,由于“偷票房”行为的存在,这个数字要比实际情况大约缩水10%。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上述行为的存在,2013年全国的实际票房应该为239.459亿。239.459亿的10%,就是大约24亿。目前,中国电影的平均票价约为35元,24亿就相当于有6857万张票被“偷”,平均到每天约为18.8万张。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偷票房”的行为主要发生在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相对规范,而三四线城市的票价相对便宜,因平均每天大约有近20万张被“偷”。
 
  这是一组骇人听闻的数字,对于影片投资方来说,这就意味着平均每天有近20万观众的票白买了,他们一分也拿不到。
 
典型案例:有影院一年只上交5万票房
 
  有影院经理向记者透露(其本人不愿透露姓名),她听说过的真实案例,就是有地方影院一年只上交了5万票房。后来该影院加盟的院线方也急了,说“一年只有5万票房,那你干脆就别做了”。
 
  5万票房是个什么概念呢?就算影院的分成比例为50%(一般都低于这个比例),它一年总的票房产出也只有10万。按平均票价35元计算,就是2857张票,平均每天约为7.8个人。即便说三四线城市的票价便宜,按平均每天10个人算,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目前中国的影院绝大多数都是多厅影院,即便平均只按3个厅算,每个厅每天只放映3场,总共也是15场。放映15场只有10个观众,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按照场地租金、设备费用和人力成本等核算,平均每场得有大约8个观众才能收回成本。
 
  毫无疑问,这样的影院就是“偷”了票房,而且“偷”得极为大胆。

偷票房能杜绝吗? 业内人士:人力监管难度大(图3)
打击“偷票房”,需要严厉监管和技术手段的支持
 
花2000元就可以做一套售票系统
 
  另有影院经理向记者透露,在一些二三四线城市,“双系统”售票屡见不鲜。那什么是“双系统”呢,就是一套是广电总局统一要求的系统,一套是影院自己的系统。卖票的时候用自己的系统卖,上报的时候用广电总局的系统随便报几张就行。
 
  据悉,要做一套自己的系统极其简单。比如中国不少影院用的是火凤凰售票系统,可只要你花大约2000元,就可以做一个和火凤凰一模一样的模拟售票系统,可以售票,还可以选座位--如果愿意的话,你甚至可以自己在家里装一个玩儿。
 
重拳出击:10月1日之前完成系统更新
 
  根据《电影院票务管理系统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和《关于加强电影市场管理规范电影票务系统使用的通知》要求,今年5月1日之前,各票务软件商要按新的规范完成新软件的升级开发、检测和备案。5月1日后,不符合新标准的票务软件不得销售进入市场。10月1日前,所有经营性质的院线内影院要完成票务软件升级,否则将不得从事电影放映经营。
 
  此后,国家主管部门将定期对部分影院进行抽查,针对违规行为,将对其采取警告、行业内部进行通报、媒体曝光、暂停供片、取消各项资金资助和奖励资格,甚至暂停或吊销影院的“电影放映经营许可证”,将相关信息通报公安、财政、海关、税务等部门依法查处。
 
偷票房能杜绝吗? 业内人士:人力监管难度大(图4) 
制止“偷票房”,除了更新售票系统,更需要人力监管
 
关键难点:需要人力监管问题难以克服
 
  多位院线人士和发行公司人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出重拳打击“偷票房”是大好事,这会使整个电影放映行业逐步走向规范。但难点在于即便更新了售票系统,要彻底杜绝“偷票房”的行为,还是需要有人到部分影院亲自监管。
 
  也正是因为需要人力亲自监管,中国比较大型的发行公司如中影集团、华夏电影公司、光线影业和乐视影业等,都有成百上千人的监管团队,这些人的主要工作就是呆在影院(主要在地方城市),盯着影院的工作人员安排放映场次和售票,然后每天能获得80到100元的报酬,小的发行公司根本没这个财力,国家主管部门也不可能掏钱来做这个事情。
 
  甚至,在一些地方城市,还曾出现过监管人员和影院勾结,一同“偷票房”的事情。一位影院经理感叹,“偷票房”的行为说到底是一个利益分配的问题:“只要涉及到利益,就会有人为了它铤而走险。”
 
  有院线人士建议,面对种种复杂情况,发行方在发行一部影片的时候,可以尝试不要采取票房分成一刀切的模式,不妨试试“买断”模式,就是直接将一部影片卖给某家影院,能放映多少票房那是你自己的事。一旦偷不偷完全成了他自己的事,事情就好办多了。

围观: 次 | 责任编辑:烟火

回到顶部
de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