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打赢”了一场名叫捍卫国土尊严的战役
“硫磺弹能轻易夺走人的生命,却夺不走中国人的土地。” 这是当我看到姚子青用最后的两门炮炸伤鹰森的腿,日本人转用硫磺弹对宝山进行重袭时,脑海中不断回响的话。
以真实历史加持的电影往往不好把握,绝非依样画葫芦就能完成。我们没有见过残酷战争的全貌,博物馆里冷冰冰的史实资料,让我既看不见鲜血淋漓的断臂残骸,也听不到战场勇士的声嘶咆哮。而《捍卫者》从长镜头的推拉到恢弘战争场景的铺设,从捕捉个体生命的内心变化到群戏情节的愈演愈烈,充满力量和对抗的画面丝毫没有遮掩和加工,七日鏖战一气呵成,这部影片做到了最大程度的“真实零添加”。
残酷是战争最常用的形容词,但如今活在和平年代的人,很难对这个词有具像化的认识。淞沪会战是抗日史上最惨烈的战役,30万名同胞为此英勇就义。30万这不是数字,而是生命!如果不去战场,他们本可以自由规划自己的人生。但在国难面前,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自己的死与活。这也是战争最令人深恶痛绝的点,它的出现会瞬时改写普通人的一生,在炮火中,不计其数的灵魂被死神轻易收割。
所有人都是想活的,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我们能从那些人身上感受到对活的渴望:当战事一次次袭来,有人内心忐忑,无数次翻看临走前父亲写的活字;当知道援兵被包围后,有人在房门口哭唱着家乡的歌谣,当战友在身边倒下时,有人失声恸哭。
这些细节的铺垫不紧不慢,与战事前期交织在一起,当战至血肉横飞,整个军队陷入窘境,人物原本的内心被催化,一夜之间抑或在一秒之间,所有人都经由这场战役找到了不曾有过的自己。人物成长速度如此之快却让人又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因为宝山就像是淞沪会战中的“一座孤岛”,这里的人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迅速站起来,这在别的影片中很难看到,可以说这部电影的选题让它在还没拍摄前就已赢了一半。
我曾经看到过有人这样形容何为优秀的战争片:不美化战争,不粉饰死亡,不矮化敌人,最重要的是不宣扬战争。《捍卫者》不仅做到了以上几点,如果你了解影片的制作背景,可能会更加肃然起敬。
姚子青是客家人,如果我没记错,这在影片中只提过两次,但还是不难看出影片希望大家能重视起客家文化和其背后深厚的民族情怀。
大家都知道客家人来自福建,广东等地,但他们在抗日时期,征战四方的事情,我想知道的人大概并不多。从淞沪到湘西会战,1117场战役中均有客家先贤的身影。浩然捐生,血沃山河,客家人在当时表现出的执拗与狭义鼓舞了不少将士。这种骨子里流淌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是绝对值得反复学习的。但国内影视作品中却很少见到,我也不甚理解。
其次,这部影片的一众演员,说实话我不太熟悉。一部立意宏大的影片不在乎演员的知名度,只根据片中角色的人物设定寻找最合适的人选,你可以说这个剧组很随性,也可以说他们很谨慎。因为没有哪个剧组不在乎市场经济,但这种不走捷径,不靠大腕儿赚票房,想纯粹靠制作而获得大众肯定的做法的确有风险。可仔细想想这部片子的立意和最后落地的成片,你会发现他们却又谨慎在影片的每一处细节上,据我所知,《捍卫者》把绝大部分经费都用于拍摄而非演员报酬。对于一个更专注拍摄制作的剧组来说,他们这种另辟蹊径的“谨慎”,也让影片在拍完后,赢下了我认为的另外一半胜利。
很明显,《捍卫者》在和市场潜规则赌,可我觉得这是一场少见的未赌先赢的战役。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面对日军海陆空的轮番轰炸,我们的军人在明知必死无疑的情况下,仍一步不退,誓死捍卫中国的尊严,捍卫每一寸国土,看完这部影片,我心里那种直面而生的敬畏之心,让我懂得:人活着最怕的不是强劲的敌人和无端的非难,而是最终丢掉了自己。
做人如此,影片制作亦是如此,都是同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