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上映的几部影片都很好地找到了各自的卖点
不得不说,2013年一整年提的最多的一个词之一就是“互联网思维”,至于何为互联网思维恐怕好多写作者本身都没搞太明白。我觉得回归本质,聊聊互联网是个什么东西会更有效。互联网的几个特点:方便快捷、免费、各种形式的创新、对各种圈子的极大包容性…… 既然进入了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这个时代,电影的宣传自然也不能脱俗。
话题=关注度=首周末票房
看看近期上映的大片吧:《无人区》,被禁五年才得以上映;《私人订制》,冯氏金字招牌;《等风来》,继《失恋33天》后,原班人马打造的超清新大片……
不得不感谢这些电影幕后的营销团队,使尽浑身解数,终于找到了电影的卖点,即使没有也硬生生的造出卖点。这些点总是会触动某些观影者某个方面的需求,票房既而达成。但是必须要说的是,这最多只是能保证头几天的票房,影院的排片量最后看的还是影片的质量以及后续的口碑传播。
社交媒体如何变得有效? 粉丝群= 观影群?
继《失恋33天》大热之后,新媒体营销仿佛成为了影片宣传的标配。且不论是否真的有效,每部新电影或多或少的都会开一个微博账号,在豆瓣做个宣传,至于怎么互动,怎么沟通,他们才懒得管呢!
不得不承认,互联网给我们,特别是小米们给我们上过的最生动一课就是:粉丝的力量是无穷。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有些大片会请那些歌坛大腕加盟,因为人有粉丝群啊!社交媒体,特别是微博,我觉得除了作为话题炒作和曝光的工具,更多承载的是粉丝的聚集和招募,而不是像传统媒体那样只是简单的发布官方信息。
这里面我倒觉得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做的不错,去翻看他的微博,充满了各种节目的信息,但这些信息显得不官方,有时候还特别随意。我想这该是粉丝要的吧。
请你也去O2O!
Online to offline, 这东西也能用到电影宣传上?对的,几年前陈凯歌的电影《搜索》里面高圆圆扮演的女主人公在电影中有微博,看电影的时候,我去搜索了下,居然还真的有这个微博账号,知道那种感觉么?爽极了,第一次觉得除了电影本身之外,营销也有了温度。
还是昨天看《等风来》,搜遍主人公“程羽萌”的微博,在新浪微博上还是一无所获。你看,这营销团队,我是该说您清高呢?还是真傻呢?原本我还期待再爽一次呢!
始终觉得“互联网思维”在电影宣传中给我们的启示不是说一切线下的宣传方式都不要。恰恰相反,他需要更多!只是主角不再是明星,而是普通的观影人群和他们的参与和反馈。而这也是激发口碑生成的必要条件。
大众够善良了:我们不挑剔,只求把故事或者感情表达的清楚或者完整
我是个特别普通的消费者,也不是什么电影学的大师。我读不出什么剪辑的手法或者是叙事方法。可我知道,哪些电影能打动我,比如,你的故事是不是完整,你的逻辑性是不是够完善,你的情感表达是不是太突兀。也许你会说,电影是一门艺术啊,就讲究艺术的手法。
可我要说,电影工业说到底还是商业,离开这玩意儿,电影产业如何发展? 它是个大众的消费品,所以,请别太清高。当然也不用真去弹棉花(引自《私人定制》)。
如果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电影市场的供需还真不平衡,老百姓太需要好电影了。
说到底,营销这东西真心只能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
一切营销的起点:好产品
说这句的时候我真的特别坚定,我承认在大众消费观极具变革的中国社会,有些烂片确实会有高票房,如《富春山居图》之流,但是这就是一锤子的买卖,有了这次没下次!
所以,看看《扫毒》吧,真心觉得它的营销没啥亮点,就是靠着过硬的“产品”和口碑,拿下了高票房。感谢这部戏,让我有种回到港片全胜时期的错觉。
我不是什么电影评论专家,也不是什么营销专家,最多算是个营销爱好者。但作为一个消费者,我深深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一部好电影、一个可以跟朋友调侃的话题和一个可以跟我随时互动的平台。